上海市农科院:理念“跃迁”牵引前瞻布局,“未来农业”赛道悄然铺展
在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科创中心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地方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上海市农科院紧扣这一定位,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一批批原创成果破茧而出,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
在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科创中心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地方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上海市农科院紧扣这一定位,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一批批原创成果破茧而出,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
11月14日,我院组织召开第四期“智汇农科大讲堂”学术交流会。会议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军教授、院水产研究所所长(山东省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邹兰柱分别作专题报告。院党组书记、院长高俊杰,各管理科室、业务所科研人员参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当连续阴雨浸透齐鲁大地的秋播时节,泰安农科院3000个试验小区的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正牵动着粮食安全的神经。这场与天气赛跑的科研攻坚战里,每粒种子的播撒深度、每块试验田的排水系统,都是决定来年小麦新品种抗性的关键变量。院领导田间地头的调度背后,藏着中国农业科技突围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11月16日,怀化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组织开展“柑橘王国的奇妙之旅”主题科普活动,面向中小学生普及柑橘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吸引众多同学积极参与。
“原来不是所有植物都有种子呀!”“紫色花椰菜是普通花椰菜变异来的,营养更丰富呢!”12日下午,洪山区文明办在张家湾街道农科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小医生:大树守护与种子探秘”文明实践观摩学习活动。来自社区的20多名孩子在探索植物与粮食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2025年重阳节当天,济源农科院科研党支部书记黄莎莎带领党支部科技人员及党员志愿者,走进结对共建的下冶镇上冶村,将节日关怀、政策宣传与农业科技指导及时送达基层一线,让传统佳节充满别样暖意。
本报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保鲜与物流创新团队近日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海藻酸钠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可食性涂膜,可显著延长芒果货架期。相关成果已在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0日零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黄三文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董莎萌团队合作,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Plug-in St
近日,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天明赴该院作物所开展座谈交流,围绕科研项目申报、品种创新、团队建设及成果转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调研与指导。作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各研究室负责人和科技骨干参加座谈。
该作品介绍了种质资源的定义、存储方式和使用方法。通过直观的图像和恰当的类比,让科普传播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客观描述了科学事实,准确传递了科学知识,使市民对于种质资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所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创新团队以我院作为第一单位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13.0)发表了题为“Pomegranate Peel Extract Alleviates Dia
在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科创中心是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地方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上海市农科院紧扣这一定位,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一批批原创成果破茧而出,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
金秋十月,喜盈门庭,10月26日北京市朝阳区兴隆中路6号,占地12000平方奢雅之境六号院高朋满座、喜气融融、正在等待吉日吉祥时刻,下午1时舞狮庆典开始,现场欢腾喜悦。
10月22日,2025年第68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农牧业领域专场在“蒙科聚”包头分中心成果路演发布大厅召开。市农科院科研团队亮出家底集中发布了16项新品种,企业与高校纷纷主动寻觅商机,共同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升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
近日,市农业科学院资环所团队前往省庄镇亓家滩村核心果园种植区,开展了一场针对性的果园绿肥种植与管理技术现场指导活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的种植模式直接送到田间地头,为当地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近日,江苏省农科院质量安全所农产品产地有机污染减控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rganic pollutant-induced long-distance ROS signaling drives plant sys
communications 农科院 根际微生物 natur 2025-10-21 23:25 4
受近期连阴雨天气影响,聊城市大部分县(市、区)土壤水分已达到饱和,秋季作物收获缓慢,无法及时腾茬,田间湿度过大不宜整地,给小麦适期播种带来较大困难,对秋种造成不利影响。
2025年10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宋波研究员/程时锋研究员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 pan-NLRome and diversity of Watkins wheat provide genetic r
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为了确保种足种好,今年秋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10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升东介绍,本轮降雨历史上极其罕见,对秋种造成了不利影响,目前来看,今年小麦大面积晚播已成必然。
10月14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稻新品种“信优糯1108”在潢川县豫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田里通过专家测产,平均实际亩产达733.9公斤,创豫南稻区麦茬直播糯稻高产新纪录。该品种具有“米质优、抗逆性强”的特性,为豫南稻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